


1
2016-09-07来源:暂无数据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针对民用飞机中飞控伺服作动器强磁场中工作的特点,优化渗氮工艺,在保证B5000、B10000、矫顽力和最大磁导率的磁性能要求的同时,表面硬度提高到900 HV以上,取得了良好结果。他们的研究采用的是 DT4A 电磁纯铁材料,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1.6 μm,试样渗氮前进行 900 ℃ 退火,退火后表面硬度为 120 HV0.01,渗氮介质为纯氨气,在充入渗氮介质前,试样在350℃保温 40 min,保温期间充入压缩空气,渗氮完成后,充入 110 kPa 压力氮气冷却至150℃以下出炉。
渗氮后表面致密层的均匀性和厚度是决定纯铁渗氮后硬度的最关键因素,渗氮工艺必须保证形成连续的表面致密层,厚度应在5 μm 以上。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在以下工艺条件下:温度450℃、保温时间240min、氨气分解率6 ~ 7/%,可以获得这个表面致密层。X 射线衍射表明,表面相组成为 γ'相、Fe3N (ε相)和 α 相,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连续 γ'相和ε 相的混合层。混合层的存在提高了试样的表面硬度。测试证明,表面硬度达到了HV0.01 = 986。渗氮时间的增加可使混合层厚度也增加,但在达到5 μm 左右后几乎不再加厚。
对试样进行磁性能测试表明,试样低磁性能 B500和 B1000分别下降了16% 和10% ,中磁性能 B2500下降了 4% ,但强磁性能 B5000和 B10000仅下降 1.5% 和 1%。与 GB /T 6983—1986《电磁纯铁棒材技术条件》中的技术要求进行对比,低磁性能和中磁性能偏低,但强磁性能能满足国标要求;试样的矫顽力和最大磁导率也满足国标要求。
上述研究证明,针对飞控伺服作动器中电磁纯铁材料强磁场工作的要求,通过调整渗氮工艺参数,试样在渗氮后可以达到强磁性能、矫顽力和最大磁导率的技术指标,可以满足其磁性能和硬度的综合要求,使电磁纯铁零件的表面耐磨性问题得以解决,实现民机飞控伺服作动器产品的长寿命。
友情链接 友链交换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问题请咨询网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