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百铸网! 热线电话:400-8088-177  企业邮箱:[email protected] 注册|登录

不解决掉铸造生产中的三大弊病 铸造业的“春天”来了企业想盈利也难如登天


2016-08-17来源:暂无数据

      首先,给各位铸造老总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的苦日子快熬到头了,最迟,到2017年的下半年,铸造行业将会迎来峰回路转的好势头,“啃树皮吃野菜”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迎来的将是一个有馍有菜的温饱时代,但距离吃肉的时代还要等两年。

有看官要问了,你凭什么预言2017年铸造行业就能好起来呢?其一,铸造行业的寒流让大量的老弱病残企业退出了市场,使铸件市场的供需发生了变化;其二,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阵痛到2017年基本就过去了,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制造业到2017年时,都会有新的开局与策略,种种新策略都将引发经济回升潮;其三,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势必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动力,虽然中国人觉得美国很可恶,但是,世界经济现在的主导动力仍然在美国,美国经济回暖,就一定会为世界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动力。我相信做外贸的铸造企业对此更有体会。基于此,我断定明年对于铸造企业来说,将是苦尽甘来的一年,将是大展宏图的一年,将是重新划定市场的一年!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等待明年的验证……

好消息报告完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今天的讨论主题:铸造生产中的弊病。

关注我行踪的朋友都知道,从7月份始,我开启了走进企业的访谈活动。说是访谈,其实就是到企业跟老朋友,新朋友一起聊聊天,一起探讨当下铸造企业面对的问题和机遇,然后大家一起寻找解决的出路。说白了,就是行业调查。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没有经过调查的理论都是空谈。

我在前几期的文章中谈到了铸造行业内的账期问题、采购问题,还聊到了国际铸件市场的开发问题。而,在我内心,一直想想谈谈铸造企业的生产问题。铸造,作为横向狭窄的生产型行业,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如此重大的行业危难,其原因绝对不只是单单的外部因素,其内部肯定也出现了巨大弊病。果然,通过实地走访铸造企业,我从中找到了一些根源,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摆到桌面上,跟各位铸造同仁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

在铸造生产中,排在首位的弊病是技术工与操作工配合脱节、分化对立的问题。铸造技术人员与铸造操作工现在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甚至,很多时候成为了对立者。这结果直接导致中国铸造企业失去了依靠技术占领市场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高端铸件市场的份额。

在大、中型铸造企业中,技术工越来越趋向官僚化,理论化,管理化。凭借学历优势或其他机遇上位的“专家型”技术工,实验精神越来越匮乏,越来越习惯在办公室中下结论,在会场上做探讨,而没有了亲自去做实验,去炉前实实在在工作的动力了。这就形成了一帮坐在办公室的官僚技术工指挥着一群在炉前买苦力的操作工现象。要知道,这本是需要同一个人干的工作,现在竟然分成了两个工种,而且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技术工优越感超强,而操作工心理越来越不平衡。付出多,收获少,操作工缺少了工作热情,对铸件生产中出现在问题也往往秘而不报。总觉得那是技术员的工作。而技术员则更像是只看报告和数据的领导,因为缺乏一线工作的经验,技术员无技术就成为了一些铸造企业最大的笑话。这种现象造成的最终结果是生产环境僵化,生产成本增加,技术开发停滞,产品无竞争力。

在小铸造企业中,技术工缺乏几乎成了所有小铸造企业的不治之痛。许多小铸造厂的现状是那些大企业的操作工一转身成为了小铸造厂高级技术工。不可否定,这些来自大铸造企业的操作工不乏能力超强的技术专家。但是,大多数操作工受大企业技术员与操作工分化的影响,缺乏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这让他们在具体的生产中按部就班熟悉的工艺,造成小铸造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生产工艺数年无变化。一遇到市场风波,小铸造厂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可以说技术领域的停滞,是在这次铸造寒流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众多铸造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

铸造生产中第二大弊病是缺乏正确的成本管理机制,我们知道,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占领市场的机会,成本问题向来是企业考虑的重中之中。一说到成本管理,有些老板肯定会说:“哈,降低成本,我最拿手,省钱我是第一!”也许你是最会省钱的老板,也许你比葛朗台还重视每一分钱。不过,毋庸讳言,在企业生产中,很多企业家是不懂成本管理的。而且,铸造企业最大的浪费也往往在生产线上面。从原料到辅料,从电费到人工,从报废率到质量提升,等等一系的成本控制体系,绝对不是一句“会省钱”就能解决掉的问题。这是门学问,是大学问。这个学问讲三天三夜民讲不完。所以,今天我们只是说个概念,如果哪位老总想具体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加我微信pylxc0393,我们细细详谈。

铸造生产中的第三大弊病是生产工人流动太快。在中国现在的铸造生产环境下,在智能生产线还未完全主导中国铸造业前,工人的稳定性仍然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事项。在所有需要技术和经验的行业中,工人流动是企业最大的损失。铸造员工越稳定,跳槽率越低,铸件质量也越稳定。在这一点上面,我们看一下日本,就能有所领悟。尽管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已不被世界推崇。但是,不可否定其在汽车、电子、高科技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稳定的员工保障机制,让技术工能够在一个领域从业终生。想想看,今天,我们所追崇的技术专家,哪一个不是干了一辈子铸造的人呢?技术这个东西从来都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其中,经验的重要性远超过智慧。这就是技术性生产的特性。所谓“工匠精神”不就是一个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诠释吗?留住工人,激发出工人在工作积极性、创造力,这样的铸造企业不论大小,我相信它都能创造出极好的利润!如果我们不解决掉铸造生产中的这三大弊病,就算是铸造业的“春天”来了,企业想盈利也难如登天!


友情链接 友链交换添加QQ:2694467624 其他问题请咨询网站客服

  • 中国铸造协会
  • 山东省铸造协会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 中铸协精密铸造分会
  • 重庆铸造协会
  • 消失模V法实型铸造分会
  • 北京铸锻协会
  • 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
  • 浙江铸造协会
  • 江苏铸造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百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Copyright 2019 - 2022 baizhuwang.com 百铸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30040-1 豫公网备案41090202000005号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