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0来源:暂无数据
从1996年开始走出国门到2004年,华为的产品和销售、研发人员的身影遍及亚非美欧。从2003年开始,华为产品不仅在传统市场销售稳步增长,而且规模挺进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实现了国际各大主流市场的全线突破,成为国际电信市场的主流供应商。
在亚太,华为产品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该区域主流供应商之一。在阿联酋,华为独家承建的全国范围的WCDMA3G网络令阿联酋电信成为中东阿拉伯国家中第一个推出3G商用服务的运营商;文莱电信选择华为U-SYS的解决方案进行文莱电信全网改造;华为还是亚太地区GSM/CDMA系统主要供应商之一,应用国家包括印度、印尼、泰国、孟加拉、柬埔寨和尼泊尔等。
在西欧,华为已进入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在内的欧洲市场。在英国,英国电信采用华为U-SYSNGN解决方案搭建VoIP长途商用网,英国Fibernet采用华为第五代路由器建设覆盖全英国的MPLS骨干环;在法国,华为与LDCOM公司合作建设DWDM国家干线传输网,覆盖了巴黎、里昂等所有法国重要城市;在德国,严谨的德国人选择了华为的设备建设骨干网络;在葡萄牙,专业无线运营商INQUAM公司选择华为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为葡萄牙CDMA全国网提供基站子系统设备……
东欧市场,华为已经成为这里最主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实现每年数亿美元的销售。华为中标俄罗斯最大的电信运营商RostelecomDWDM的第一条国家级干线项目,全长3797千米;承建的俄罗斯主要移动运营商CCB的CDMA450移动通信网正式商用,开了中国CDMA450海外商用的先河;承建白俄罗斯BelCel的CDMA国家网……
在拉美、非洲,华为实现了区域市场的规模销售,每个地区的销售都已逾亿美元。
华为1999年的海外销售收入是5000万美元,2000年是1.28亿美元,2001年是3.3亿美元,2002年是5.5亿美元,到2003年达到10.5亿美元,2004年,华为海外销售收入预计突破20亿美元。华为的是成为世界级的的电信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经过8年的,这个正在逐步地实现。华为在海外市场拓展的,在今天我国实施电信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华为开拓海外市场的,是实力的体现和策略的运用。
与跨国公司竞争,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
“海外市场拒绝主义”,华为任正非当初的这句话一直被奉为华为开拓国际调市场的圭臬。从1995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了国际市场拓展的征程,而这种征程是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不断完成的。
华为最初进入的国际市场主要是亚太、非洲和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新兴市场电话普及率低,进入门槛低,同时也是许多大公司忽略的地方。这些市场同中国初期发展的电信市场有相似之处,这使得华为在中国市场积累的丰富有了用武之地。但在初期,华为也走了许多的弯路。那时,只要听说某国的电信运营商有项目招标,华为的销售人员必然赶去投标,但许多时候都是。不过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华为的国际竞争逐渐丰富起来,发展策略也清晰了。华为开始选择一些重点市场重点突破,同时,频频参加世界各大通信展,在这些展会上,华为将自己的产品与国际著名企业产品放在一起,接受世界范围内参观者挑剔的眼光。此外,华为还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与制定。华为的声音在各处响起,“华为”这个名字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在打开国际市场之后,华为的目光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些新兴的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一定是要进的,因为这是一个战略市场。但这个市场的运营商是更为挑剔的。而华为,一直坚持“全球化”的战略应对这种挑战。为此华为近年来加速“本地化”战略,目前华为在海外共设有30多个代表处,除了中国员工外,还招纳了大量当地员工,包括技术、销售、等。在海外最大的研究所――印度研究所,80%以上的员工都是印度人。目前华为在美国的硅谷、达拉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俄国的莫斯科以及印度都设有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可7×24小时在华为强大的数据平台上进行同步研发。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华为虚心学习,引进IBM、HAY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华为1997年进入俄罗斯,1998年进入印度,2000年进入中东和非洲,2001年迅速扩大到东南亚和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进入美国。从2003年开始,华为的名字与越来越多的国际主流运营商紧密联系在一起。BT就是通过两年多的认证,目前将华为作为其核心的产品供应商。